青岛婚礼无论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,最终都会按照中国传统风俗,以新人进入洞房为结束。只有进入洞房,然后这一天的婚礼才算是彻底的结束,小两口正式展开美好的新婚旅途。
洞房
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洞房花烛是人生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之一,是整个婚礼的代称,可以说是一个人正式成人并且独立的开始,也是整个婚礼中最引人遐想和期待的环节。
古代时的洞房的称呼是来源于古代人穴居的习俗,一直延续到如今。中式婚礼中,入洞房是一个统称,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仪式。明清婚礼大致是新郎迎娶新娘首先要举行拜天地的仪式,即三拜九叩。在拜天地仪式以后,新人首先进入洞房,然后新娘安坐在新床上,新郎则出来参加婚宴,向各位参加婚礼的来宾敬酒致谢。待晚间就寝之前,新郎再挑盖头,并同饮合卺酒,至于第二天一早要饮用糖水蛋、拜见公婆等,又是另一个讲究了。
闹房
中国人平时内敛压抑,但是在闹洞房上却尽可能的寻求刺激,算是一种奇特的习俗。婚礼经过拜堂等环节,新人进入洞房还有许多俗礼等待着他们,最为重要的便是闹房。唐朝之前的婚礼严格的遵循不乐、不贺的周朝汉朝规矩,可是闹房却从汉朝即出现了。看新妇、听房、闹房就成了通行的习俗。关于闹房参加人员各个朝代和地区也各有不同,婚礼当天的晚上,除了新人的父母、祖父母和鳏、寡、孤、独等不祥之人以外,多是和新郎同龄或年幼之人,并且极尽嬉闹之能事。闹房大致又可分文闹和武闹。所谓文闹,主要是用言语挑逗新人,或说一些“黄段子”,或让新娘唱一些现编的乡野小曲,其间自然少不了情爱之词,以之取乐。武闹就比较过份的,武闹大多是打关于新娘,即“弄新妇”。在场之亲友“或蹇裳以针其肤,或脱履以规其足”,毛手毛脚,所以有的妇女在嫁娶之时,便将衣裳、鞋袜都用针线密密地缝缀,防止新婚之夜被人拽开出丑。
随着时代发展,过去的风俗正逐步远离,比如青岛地区现在已经逐渐没有闹房这个风俗了,新人参加了一天的婚礼,已经够劳累的了,所以晚上宴请一下帮忙的亲友之后,就把时间留给新人,而不再闹房了。